(相关资料图)
现在大龄剩女非常多,男的单身狗也多,都三十好几了还不结婚。要知道,这种情况在古代是不可能常见的。古代结婚年龄都非常早,虽然各个朝代不同,春秋时期男子20加官,女子16岁及笄即可结婚。宋代更早,规定男子15,女子13即可婚嫁。《后汉书·班昭传》中就记载:班昭“年十有四,执箕帚于曹氏”。一般来说,古代男子16就可以结婚,女子则更早。
古代为什么结婚这么早呢?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,主要有以下几点:1.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下,工农业生产,为了增加劳动力,特别是战争中对人口的依赖性巨大,古代战争纯属白刃战,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种。人口数量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安全。因此无论从家庭生计、国家建设方面都需要鼓励生育。
古代各种条件比较落后,人均寿命短。古代人均寿命才45-50岁,人能活70岁就非常罕见了,有句老话说的好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结婚早就能更早的生孩子,繁衍后代。试想一下,如果30岁才结婚,那么才十多年就达到平均寿命了,差不多生完孩子就去世了。如果10多岁结婚,还能多能10多年孩子。古代人要用四五十年时间做现在人一辈子的事,所以不得不早点结婚。
2.古代医疗技术差,孩子夭折率高,这不得不早点结婚生子多生几个孩子,保证成活几率大。就拿清朝皇家来说,清朝皇室子女15岁以前夭逝者,共74人,清代9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,成活率才是49%。这是古代最先进的医疗条件下取得的成活率,更不用说不通老百姓了。
3.道德的谴责,古代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还没有结婚的话,那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的。在古代的男尊女卑的世界里,女孩一般15岁左右就结婚了。古代都是包办婚姻,如果到了年龄不结婚,古代政府的官媒就给你随便配对结婚,不管你的个人意愿,所以相比之下,大多数女孩还是愿意服从父母的包办婚姻的。
4.法律的制裁,如果女子到了年龄不结婚,甚至全家人要有牢狱之灾的。在唐朝规定,女子15岁不嫁人,全家人要连坐。还有的朝代虽然不至于坐牢,如果女子到了14岁还不结婚,那么父母就要向宫里交罚款的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汉惠帝曾下令,如果女是15岁不嫁,家里的赋税就要翻5倍,对于许多家庭来说,赋税就很重了,如果再翻五倍,无异于苛政猛于虎也。
为何这么重的税呢?因为战争时期,士兵结婚较晚,一旦战争结束,休养生息的时候,朝廷一般会强制推行法律,提倡早婚,恢复人口,如果有超过年龄未婚配的子女就要收重税的。
战斗民族俄罗斯跟中国古代鼓励生育人口有异曲同工之妙,不过俄罗斯鼓励生育人口是有奖励的,生孩子多能够获得“英雄母亲”的称号。在俄罗斯14岁已属于法律规定的婚恋年龄了,未婚先孕14岁可以结婚,俄罗斯《联邦家庭法》修正案,把俄罗斯公民结婚的最低年龄限制降到14周岁。修正案规定:在符合联邦主体最高执行机关规定,得到父母、养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,存在特殊情况(已怀孕或已生子)的条件下,14至16周岁的公民可以结婚。虽然俄罗斯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多生育人口,甚至提倡早婚也无法扭转人口负增长的趋势。
难道古代不知道十几岁的女子身体还没发育好,早早结婚生子对女子身体不好吗?这个问题古代人早就有先见之明了,比如司马光等人早就看出了这个弊端。但是在古代大的环境下,女子是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的,人类为了繁衍后代,家族的生存以及国家的建设都必须牺牲女子为代价。女子明明十三四岁身心发育不成熟,却只能无奈地默默接受。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,女子身体没发育好就生孩子,生出来小孩成活率更低,对女人身体伤害也大,这样一代一代地循环下去,健康终究是个问题。所以中国古代女子平均寿命是很低的。古代女子身体没有发育好就要结婚生子,其实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,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迫不得已的,其实原因很简单。